2017-2018赛季CBA:青岛男篮的拼搏与成长之路**
2017-2018赛季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(CBA)的一个重要赛季,各支球队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了自己的实力,青岛双星男篮(现青岛国信海天男篮)在这一赛季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,尽管未能跻身季后赛,但球队在阵容调整、外援引进以及本土球员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,本文将回顾青岛男篮在2017-2018赛季的表现,分析其战术特点、关键球员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。
青岛男篮2017-2018赛季概况
2017-2018赛季,青岛男篮在CBA联赛中排名第16位,未能进入季后赛,尽管如此,球队在赛季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,并在多场比赛中打出精彩表现,青岛男篮的阵容在这一赛季经历了较大调整,引进了多名实力派外援,同时本土年轻球员也逐渐崭露头角。
外援引进与表现
青岛男篮在2017-2018赛季引进了两名强力外援:
- 乔纳森·吉布森(Jonathan Gibson)——作为球队的核心得分手,吉布森场均贡献33.7分,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助球队取胜,他的突破和三分球能力成为青岛男篮的重要进攻武器。
- 泰伦斯·琼斯(Terrence Jones)——前NBA球员琼斯在CBA的表现同样亮眼,场均贡献22.3分和11.8个篮板,他的内线统治力为球队提供了稳定的攻防支持。
外援的出色发挥并未能完全弥补球队整体实力的不足,尤其是在防守端和本土球员的配合上,青岛男篮仍存在短板。
本土球员的成长
尽管外援在青岛男篮的战术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,但本土球员的进步同样值得关注,2017-2018赛季,青岛男篮的本土球员如张骋宇、苏伟等逐渐承担起更多责任。
- 张骋宇:作为球队的本土得分王,张骋宇场均贡献15.6分,他的中距离投篮和突破能力成为青岛男篮的重要得分点。
- 苏伟:作为内线防守核心,苏伟在篮板和防守端发挥了重要作用,他的经验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。
年轻球员如高尚、王庆明等也在赛季中获得了更多出场机会,虽然表现起伏较大,但他们的成长对青岛男篮的未来至关重要。
战术风格与比赛亮点
2017-2018赛季,青岛男篮的战术主要围绕外援展开,进攻端依赖吉布森和琼斯的个人能力,而防守端则采用联防和快速反击策略,尽管球队的整体战绩不佳,但仍有几场经典比赛令人印象深刻:
- 青岛 vs 新疆(2017年12月):青岛男篮在主场以112-110险胜卫冕冠军新疆队,吉布森狂砍48分,成为比赛最大功臣。
- 青岛 vs 广东(2018年1月):尽管最终惜败,但青岛男篮在比赛中展现了顽强的斗志,本土球员张骋宇和苏伟均有出色发挥。
这些比赛证明了青岛男篮在面对强队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,但稳定性不足仍是球队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赛季总结与未来展望
2017-2018赛季对青岛男篮来说是一个过渡期,球队在外援引进和本土球员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:
- 加强防守体系:青岛男篮的防守效率在CBA排名靠后,未来需要加强团队防守训练,减少失误。
- 培养年轻球员:高尚、王庆明等年轻球员需要更多比赛经验,球队应给予他们更多成长空间。
- 优化外援选择:虽然吉布森和琼斯表现出色,但球队仍需寻找更适合团队体系的外援,避免过度依赖个人能力。
2017-2018赛季的青岛男篮虽然未能进入季后赛,但球队的拼搏精神和年轻球员的成长让人看到了希望,随着CBA联赛的竞争日益激烈,青岛男篮需要在未来几个赛季继续优化阵容,提升整体实力,争取在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对于青岛篮球的未来,球迷们充满期待,相信在正确的引援和青训体系支持下,青岛男篮终将在CBA舞台上绽放光芒。
(全文约1200字,符合SEO优化要求,包含关键词“2017 2018 CBA 青岛篮球”)